市民宗委关于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第07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17-07-11 11:17   字体:[]

市政协少数民族界别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你们对我市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六盘水市是一个多民族居住地区,现有少数民族成份44个,其中有彝族、苗族、布依族、白族、回族、仡佬族、水族等7个世居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创造的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文献古籍、传统工艺等民族文化资源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积淀深厚。依托丰富厚重的民族文化资源,我市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一是一批以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品为主要产品的小微型生产企业逐步形成;二是一批以民族文化园、民族村寨为依托的文化旅游业发展迅速;三是一批民族餐饮、精品客栈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四是一批影视、书籍作品相继拍摄出版;五是一批彝族文化产业项目正在启动;六是一批民族古籍产业项目进入国家、省名录。

  新形势下,为切实加快我市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一是市民宗委牵头组织草拟了《六盘水市关于加快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已经市深改会研究通过,待市委市政府印发后组织实施。《实施意见》的起草工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我市当前旅游发展实际,分析了民族文化资源现状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注重在发展思路、目标路径、工作重点、措施办法等方面创新。提出了到2020年,六盘水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建成集聚活力的民族文化市场主体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民族文化企业、产品和品牌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先行区”和基本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的“两区”建设目标;提出了构筑一条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布局合理、链条完整、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效益显著的彝族文化产业走廊,形成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钟山区四个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带的“一廊四带”民族文化产业空间布局。提出要重点扶持发展民俗旅游业、民族节日文化业、民族传统手工艺业、民族食品餐饮业、民宿服务业、民族药业和民族演艺娱乐业等7个民族文化产业,重点实施“10个10”工程。二是组织编制了《六盘水市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对六盘水市民族文化产业现状作了研判,提出了总体定位、发展目标和保障体系,对我市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规划》已完成征求意见阶段,市民宗委将筹备召开专家评审会进行评审。

  下一步,我们将扎实抓好《实施意见》和《规划》的贯彻落实,落实好财政、税收等扶持政策,打造好“一廊四带”的空间产业带,深入推进“10个10”工程实施。力争“十三五”期间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增比速度明显高于同期文化产业平均增比速度,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逐年提高,逐步成为我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2017年6月23日